索引号000014349/2021-51843 主题词自评报告
发文单位黄石市卫生健康委 效力状态有效
生效日期2021-05-30 15:50:12 失效日期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

正文

2020年度黄石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2020年度市本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项目自评得分80分。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2020年度中央拨付我市市本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877万元(鄂财社发〔2020〕61号),当年已全部到位并下拨使用,执行率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2020年市本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公立医院收入的比例较上年上升,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较上年上升,平均住院日较上年下降,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比例较上年上升,公立医院参与医共体建设情况较好,职工、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整体高于上年度,该六项绩效目标基本完成。

3.未完成的绩效目标。资产负债率、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实现收支平衡三项指标完成情况未达到年度绩效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是疫情对医疗机构业务造成较大影响。2020年因新冠肺炎原因,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较往年急剧下降,医疗机构大半时间处于半停摆状态,日常医疗服务和正常业务开展受到较大影响,经济运行和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增大。二是基层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人才“虹吸”现象突出,基层人才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状况依然存在,基层医疗机构活力不足,影响了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制度的有序推进。三是公立医院控费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政策落实不够,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不足,部分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不够规范,精细化管理有待加强,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问题仍需加大力度治理。四是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1.下一步拟改进措施。一是继续加强医疗机构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闭环管理、做好门急诊服务、优化入院流程,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和筛查,严防院感事件的发生。二是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城区“1+X”医联体建设,建立优质高效、上下贯通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和共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让更多群众愿意在基层看病,在基层能看好病。三是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引导公立医院进一步优化收支结构,提高诊疗服务技术含量,结合“智能监管平台”、分级诊疗、“临床路径管理”等多种辅助手段,落实常见病、慢性病分级诊疗,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不合理不必要的用药、检查和治疗行为,实现精准控费、长效控费。四是督促医疗机构加强运营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强化信息支撑,督促医疗机构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将内控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同时,认真开展绩效评价,实施绩效执行监控,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2.拟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情况。见附件2:2020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项目自评表。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等多个文件明确提出要落实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持续安排资金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20年度市本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度绩效目标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医药分开,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强专科建设,提升医院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

2.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2020年度中央拨付我市市本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877万元,其中市级质控中心建设工作绩效挂钩经费98万元,其余779万元资金根据公立医院参与医共体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完成绩效考核指标、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等综合改革因素,进行合理分配,分别拨至市中心医院234万元、市中医医院169万元、市妇幼保健院97万元、市二医院106万元、市四医院61万元、市五医院90万元、市精神病医院5万元、市结核病防治院17万元。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巩固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为后期资金拨付提供依据,确保资金用到实处,按照省、市级财政统一工作安排,市卫健委组织城区各公立医院开展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自评工作,由各医院按照绩效目标对院内专项资金预算执行、使用管理、投入效益、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自评报告并报市卫健委,市卫健委对各医疗机构上报的情况进行汇总,结合相关信息平台监测数据和日常跟踪了解情况形成市本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自评报告。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2020年度中央拨付我市市本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877万元,其中提前下达705万元,结算资金172万元(鄂财社发〔2020〕61号),已全部执行到位。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数据来源于卫生健康财务年报和统计年鉴)。2020年市本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比例为33.01%,较上年(32.82%)上升;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为35.63%,较上年(35.37%)上升;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比例为7.25%,较上年(3.04%)上升;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4.2%,较上年(51.56%)上升;平均住院日为8.86天,较上年(9.23天)下降;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不含药品收入)为105.16元,较上年(101.12元)上升。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数据来源于卫生健康财务年报和统计年鉴)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8家医院中,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二医院、市四医院、市五医院等6家参与医共体建设,分别托管6、2、1、1、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该6家医疗机构还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孕产妇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8家医疗机构中2020年有2家实现收支平衡。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根据医疗机构上报的情况,2020年度我市大部分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在90%以上,住院患者满意度在92%以上,职工满意度在80%以上,整体高于上年度。

2020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目标中,资产负债率、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实现收支平衡这三项指标完成情况不太理想,主要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较往年急剧下降,医疗机构大半时间处于半停摆状态,日常医疗服务和正常业务开展受到较大冲击,经济运行和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增大,绩效目标的完成受到影响。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上年度自评结果反馈至相关单位,并作为下年度资金分配的依据之一。

(五)其他佐证材料

无。

2020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项目自评表

单位名称:黄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填报日期:2021年5月19日

项目名称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 

主管部门

黄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项目实施单位

城市公立医院 

项目类别

1、部门预算项目   □   2、市直专项   □  3、省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R

项目属性

1、持续性项目     R   2、新增性项目 □

项目类型

1、常年性项目     R   2、延续性项目 □      3、一次性项目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20分)


预算数(A)

执行数(B)

执行率(B/A)

得分

(20分*执行率)

年度财政资金总额

877

877

100%

20

年度绩效目标1

XX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年初目标值(A)

实际完成值(B)

得分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公立医院收入的比例

高于2019年

完成


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

高于2019年

完成


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比例

高于2019年

完成


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

低于2019年

未完成


质量指标

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

高于2019年

完成


成本指标

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不含药品收入)

高于2019年

未完成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

指标

参与医共体建设

参与医共体建设

完成


可持续

影响指标

实现收支平衡

达到收支平衡

25%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公立医院职工、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

高于2019年

完成


……







总分

80(2020年度医疗机构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业务受到较大影响。)

偏差大或

目标未完成

原因分析

2020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目标中,资产负债率、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实现收支平衡这三项指标完成情况不太理想,主要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较往年急剧下降,医疗机构大半时间处于半停摆状态,日常医疗服务和正常业务开展受到较大冲击,经济运行和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增大,绩效目标的完成受到影响。

改进措施及

结果应用方案

改进措施一是继续加强医疗机构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闭环管理、做好门急诊服务、优化入院流程,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和筛查,严防院感事件的发生。二是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城区“1+X”医联体建设,建立优质高效、上下贯通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和共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让更多群众愿意在基层看病,在基层能看好病。三是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引导公立医院进一步优化收支结构,提高诊疗服务技术含量,结合“智能监管平台”、分级诊疗、“临床路径管理”等多种辅助手段,落实常见病、慢性病分级诊疗,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不合理不必要的用药、检查和治疗行为,实现精准控费、长效控费。四是督促医疗机构加强运营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强化信息支撑,督促医疗机构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将内控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同时,认真开展绩效评价,实施绩效执行监控,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结果应用方案:绩效自评结果将根据有关要求和渠道进行公开,并反馈至相关单位,将结果作为下年度资金分配的依据之一。











备注:

1.预算执行情况口径:预算数为调整后财政资金总额(包括上年结余结转),执行数为资金使用单位财政资金实际支出数。

2.定量指标完成数汇总原则:绝对值直接累加计算,相对值按照资金额度加权平均计算。定量指标计分原则:正向指标(即目标值为≥X,得分=权重*B/A),反向指标(即目标值为≤X,得分=权重*A/B),得分不得突破权重总额。定量指标先汇总完成数,再计算得分。

3.定性指标计分原则:达成预期指标、部分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未达成预期指标且效果较差三档,分别按照该指标对应分值区间100-80%(含80%)、80-50%(含50%)、50-0%合理确定分值。汇总时,以资金额度为权重,对分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4.基于经济性和必要性等因素考虑,满意度指标暂可不作为必评指标。